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明年,中央要为农村办16件大事

    信息发布者:山母村
    2019-12-24 06:16:17   转载
    我国是农业大国,农业、农村、农民,“三农”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、社会稳定。12月21日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,这次会议传递出怎样的信号?如何部署明年工作?

    重点提出16项工作
    会议就明年农村工作具体提出了16项内容。


    一是会议强调,要打赢脱贫攻坚战,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。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,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。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,确保稳定实现“两不愁三保障”。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,抓紧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。


    二是要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;


    三是要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;


    四是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;


    五是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;


    六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;


    七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;


    八是要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;


    九是要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;


    十是要搞好农民增收,发展富民乡村产业,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,稳定农民工就业,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,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;


    十一是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。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,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,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,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,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,稳住粮食播种面积,稳定粮食产量。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,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。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;

    十二是要加大水利建设力度;


    十三是要加强党对“三农”工作的全面领导,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,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;


    十四是要加大“三农”投入力度,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,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。


    十五是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,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,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;


    十六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,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,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,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。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,尊重农民意愿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。


    专家解读:精准脱贫、保供给、保粮食安全
   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,我们党的农村政策是一以贯之的,从来都没有动摇过,明年是建成小康社会之年,决战决胜精准脱贫之年,保供给、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一年。


    有参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农业政策的制定要先立后破,稳”字当头。明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。

    根据多方采访,中国证券报记者归纳了此次会议的八大亮点,如下呈现:

    看点一:坚决补上全面小康“三农”领域短板
    会议指出,今年以来,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,精准脱贫成效显著,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,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,农村改革持续深化,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。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,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明年“三农”工作的特殊重要性,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,强化举措、狠抓落实,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,坚决补上全面小康“三农”领域短板,切实发挥好“三农”压舱石作用。

    解读: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表示,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城乡关系重塑、乡村空间重构、治理体系重建,实现城乡资源整合、产业融合、功能契合。乡村振兴要释放内生动力,关键要做到“兴人为本、兴地为重、兴业为要、兴权为基。”
    看点二: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
    会议指出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最突出的短板在“三农”。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,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提高农村教育质量,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,加强农村社会保障,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,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。

    解读:村医奇缺,乡医不足,是当前农村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。截至2018年底,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30万人,而八亿多农民,只有百万村医。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奇表示,待遇不高、设施匮乏,留不住青年医生,成为阻碍乡村卫生医疗体系发展的最大瓶颈,亟需通过政策性调整保障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稳定和结构优化。

    此外,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.5亿,占总人口的17.9%。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出现的“家庭照料难”问题,刘奇认为政府应提前做好农村养老问题的宏观规划,包括:一是增加投入,在农村有计划地实施“敬老、安老、助老”工程,逐步建立老年公寓、幸福院、托老院等养老机构,大力发展社会养老;二是提倡孝道文化,探索实现居家养老的新举措、新方法, 鼓励家庭养老;三是探索建立失能老人护理保险福利制度。我国目前失能半失能群体约达5000万之众,应切实解决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,并通过医养结合和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,解决农村老人给家庭带来的后顾之忧。

    看点三: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
    会议强调,农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,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,积极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,稳定农民工就业,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,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
    解读:刘奇表示,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要做好两方面工作:一方面要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,保障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地位平等、同工同酬,不得以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为借口故意压低农民工工资,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、同工不同酬的状况;
    另一方面要从严查处克扣、拖欠农民工资的企业, 从制度和机制上杜绝拖欠、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,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。应看到农民外出打工背后,有着无数“等米下锅”的家庭期待。

    看点四: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 稳住粮食播种面积
    会议指出,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“三农”工作的头等大事,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,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,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和支持力度,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,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,稳住粮食播种面积,稳定粮食产量。

    解读:2019年粮食生产连续第五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称,今年粮食除了丰收,还有三个特点:种植结构持续调优、继续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、优质稻谷和大豆面积增加。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大力发展优质稻,取得很好的成效。

   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,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着力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,实施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。让更多优质农产品产得好、卖得出、卖得上好价钱。

    看点五: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
    会议指出,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,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。

    解读:截至目前,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文件,细化了生猪生产扶持政策,形成了恢复生猪生产的强大推动力。在扶持政策和市场行情的带动下,11月份全国生猪生产全面向好,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止降回升,猪肉供需矛盾较10月份有所缓解。

   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王俊勋表示,农业农村部要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。认真落实省负总责要求和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督促各省、区、市抓紧细化生猪生产恢复任务,进一步明确生猪自给率或调出量目标,并分解到市到县,对标对表抓落实。

    看点六: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 加大水利建设力度
    会议指出,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,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,加大水利建设力度。

    解读:根据2019年发布的《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》,到2020年,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;到2022年,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,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。

   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称,近30年来,我国用水效率明显提高。全国新增灌溉面积3亿亩以上,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稳定,农业用水效率得到显著提高,粮食用水效率从每立方米0.83公斤提高到每立方米1.03公斤。

    此外,种植结构因水优化。水肥生产效率较高的玉米、马铃薯等作物逐渐增加。2012年到2016年,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比重增加10%,秋粮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比重增加11%。

    看点七: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
    会议强调,要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,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,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。

    解读:近日公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》(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了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本方向,明确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本原则,是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重大宣示。

    中央农办主任、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,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,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,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,既有利于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,给农民吃下“定心丸”,又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还有利于保障农村的长治久安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,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七十五年,这是实行“长久不变”的重大举措,也是具体体现。

    看点八: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 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
    会议还指出,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,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,积极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,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。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,尊重农民意愿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。

    解读:刘奇指出,应通过建立农村信用体系,健全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的“制度化信任”机制, 增强农民信用意识,改善农村信用环境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